过去一年的货币政策怎么样?下一步货币政策怎么看?2024年11月5日,在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上,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受国务院委托作关于金融工作情况的报告。
潘功胜报告了过去一年时间里货币政策的执行情况并强调“坚持支持性的货币政策立场”。他提出,要加大货币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为经济稳定增长和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
过去一年,与国际上一些国家保持着高利率、限制性的货币政策立场不同,中国始终坚持支持性的货币政策。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对《金融时报》记者表示,稳健的货币政策精准有力,多次降准、降息措施力度大、速度快,与其他宏观政策协同发力,形成叠加效应,有力提振市场信心和预期,为经济恢复回升创造了更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
为支持经济回升向好,2024年,央行在2月、5月、7月先后三次实施了比较重大的货币政策调整。9月下旬,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要有效落实存量政策,加力推出增量政策,央行又快速落地了一揽子增量政策。总体来看,央行推出的政策组合符合现实急需,超常规、强有力,市场情绪为之振奋。
针对今年以来社会预期偏弱、经营主体信心不足等问题,货币政策始终走在市场前面,加大政策力度,有效提振市场。一组数据有力显示了货币政策的支持力度:降准方面,截至10月底,年内已累计降准1个百分点,释放约2万亿元长期低成本资金,年底前预计还将有0.25个至0.5个百分点的降准空间;降息方面,全年来看,7天逆回购利率、MLF利率分别累计下调30个基点和50个基点,1年和5年及以上LPR分别累计下调35个基点和60个基点,降幅均较大,带动新发放的个人住房贷款利率和企业贷款利率均降至历史最低水平,有效让利实体。此外,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表示,央行还通过买短抛长,以买入国债和买断式逆回购向市场投放资金达1万亿元,在呵护流动性的同时优化市场资金结构。
“年初以来,央行坚持支持性货币政策立场,通过有力度的降息降准,针对房地产市场提供定向支持,以及各类结构性货币政策协同发力,持续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强化对国民经济薄弱环节和重点领域的支持力度,有效发挥了逆周期调节作用。”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对《金融时报》记者表示。
此外,多位专家都提到,特别是今年9月下旬以来,金融系统按照党中央部署,较大力度降准,实施有力度的降息,优化调整房地产金融政策,其中降低存量房贷利率惠及5000万户家庭,每年减少家庭利息支出约1500亿元。创设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和股票回购增持专项再贷款两项工具,鼓励长期资金入市,支持股票市场稳定发展。“9月底以来,股票市场明显回暖,成交量逐日放大,有望保持长期稳定向好态势。”温彬说。
值得关注的是,今年以来,为提升货币政策的传导效率,在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的同时,央行着力丰富货币政策工具箱,推动货币政策调控框架加快向价格型演进。
在6月19日的陆家嘴论坛上,潘功胜曾分享其对未来货币政策框架演进的思考。他提到,为了实现最终目标,货币政策需要关注和调控一些中间变量,主要发达经济体央行大多以价格型调控为主,而我国采用数量型和价格型调控并行的办法。
“货币政策框架从数量型为主向价格型为主转型,是现代货币政策框架的重要标志。”有专家对《金融时报》记者表示,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和经济现代化程度的提高,国际上,美、欧、日央行在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都曾出现过金融脱媒加速,数量目标可控性、可测性及与实体经济相关性下降的过程,并逐步淡化数量中介目标,转向价格型调控。近期,金融总量数据受“挤水分”、理财分流等多重因素影响阶段性下行,可能意味着中国货币政策框架进入转型时刻,要更加注重发挥利率调控作用。
“过去几个月里,货币政策调控框架加快向价格型演进。”温彬表示,央行近期的一系列政策明确强化了7天逆回购利率的基准利率地位,淡化MLF的政策利率色彩,创设买断式逆回购增强1年以内的流动性跨期调节能力德赢首页,,并收窄利率走廊宽度,进一步提升政策管理的精细化水平。“这些举措实施后,实现了LPR报价与7天逆回购利率联动性更强、国债收益率曲线向上倾斜更加稳固、存贷款利率联动更强等积极成效,逐步疏通由短及长的利率传导关系。”
此外,《金融时报》记者也关注到一个明确信号——央行的政策沟通机制愈发透明、通畅。
6月19日,潘功胜在陆家嘴论坛提到,现代货币政策框架的重要特征之一,是央行能够把政策考虑和未来展望,及时与市场和公众进行比较透明、清晰的沟通。“透明度提高后,政策的可理解性和权威性都会增强,市场对未来货币政策动向,会自发形成稳定预期,合理优化自身决策,货币政策调控就会事半功倍。”潘功胜表示。
从近年来央行的诸多表述可以看到,其对预期引导更为重视。据记者观察,去年以来,央行与市场的沟通机制愈发通畅:一是对外沟通更有信息量,潘功胜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披露了降准、降息等政策,极大提振了市场信心;二是多渠道、递进式加强宣传解读,以长期国债收益率为例,中国人民银行先是在货币政策委员会例会新闻稿上表示了关切,后又陆续通过接受《金融时报》采访、货政报告专栏等方式,持续提示长期国债利率潜在风险,还对未来开展国债卖出操作进行了说明;三是不回避问题,主动答疑解惑,对市场关心的实际利率偏高问题,央行在一季度新闻发布会上就正面分析了实际利率的阶段性和结构性特征;四是语言更直白,科普性增强。今年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专栏就用了老百姓能看得懂的语言,解释了“钱去哪、钱在哪”的问题;在提示长期国债风险时,也通俗地说明了久期放大效应等债券专业词汇。
“我注意到,近年来预期传导渠道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以前依靠新闻发布会、官方新闻稿、专家采访解读等传统渠道的做法辐射面不够。现在,微信、微博等互联网和自媒体信息传播渠道的影响更为广泛。一篇自媒体‘小作文’经过蝴蝶效应,有可能对市场预期形成较大扰动。这些都需要央行通过新途径,及时充分与市场沟通,把政策意图、市场关注问题讲清楚,在提振市场信心的同时,提升央行政策效果。”董希淼告诉记者。
对于下一步工作考虑,潘功胜在报告中表示,坚持支持性的货币政策立场,加大货币政策调控的强度,提高货币政策调控的精准性,有效落实存量政策德赢首页,,加力推动增量政策落地见效。
“近期,货币政策与财政、消费等多方面政策协同效应正在逐步显现。”温彬举例说,财政协同方面,央行和财政部成立联合工作组,通过降准降息来缓释政府债发行的冲击、降低地方债务置换成本,并设立买断式逆回购、预告降准,提前为11至12月政府债增量发行做好承接准备,在货币与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下,全年流动性保持合理充裕,没有因政府债加量发行而出现资金明显紧张的局面;消费协同方面,强调更有针对性地满足合理的消费融资需求,加大对“两新”领域的金融支持,并再度推动存量房贷利率下调,降低居民债务负担,为消费复苏提供强有力支撑;资本市场协同方面,设立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和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助力长期资金入市,提高资本市场的内在稳定性德赢首页,。
在温彬看来,四季度将出现政府债发行高峰,下一步可配合好政府债发行,通过买断式逆回购操作工具释放质押冻结的高资质债券资产,以发挥其利率“枢纽”的角色,将长短期利率通过各个主体的投融资决策更紧密联系在一起;同时,可增强国债利率与贷款利率、存款利率的联动性,以促使商业银行存贷两端的利率步调更加一致,息差水平得以稳定,进一步减轻利率定价的束缚。
围绕货币政策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王青分析认为:“在当前全球金融环境转向宽松,国内物价水平较低的背景下,货币政策有充足的空间在逆周期调节方向适度加力。”他对记者表示,“货币政策要与财政、产业等政策形成合力。”
与温彬观点相似,王青认为,随着增量财政政策落地,四季度将出现政府债发行高峰。为此,央行可适时通过降准、在二级市场买卖国债、开展买断式逆回购等操作,向市场注入中长期流动性,支持政府债券顺利发行。
此外,王青建议,四季度货币政策还可支持基建投资发力,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基建领域中长期贷款投放力度;同时进一步发挥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效能,引导金融资源重点流向小微企业,支持科技创新。
(原题为《坚持支持性货币政策 为经济稳定增长和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